塑性加工学科的创建与发展历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2-13浏览次数:936

【内容简介】

是一本较全面反映本学科科研工作概貌的书。书中特别列出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证书,从中可以看出科研课题的多样性与创新务实精神值得传承。是一本回忆与感悟相结合的书。我们组织了不同时期就读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写了生动回忆,还邀请到当年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后任武汉理工大学校长的姜奎华教授写了“回忆在哈工大工作的岁月”,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年的青年教师们在困难的条件下是如何积极向上的,这些都是专业历史中的精彩且感人的篇章。应该说,也包括一些深层次的感悟,例如,霍文灿教授在序言中提出的大局意识与学术自由,本人所写“由锻压专业走出光学院士王家骐的一些启示”,我们希望这些感悟将对今后学科的发展继续发挥作用。是一本历史跨度达60年的书。作为本学科的第一位主任霍文灿教授为代表的学科创始人在学科创建60年时仍然健在,并积极为《塑性加工学科的创建与发展历程》执笔则更是难得的,我仅代表编委会向他们致谢并祝他们健康长寿。

 


【目  录】

第一章哈工大锻压专业的创建与发展大事记

1.1 哈工大锻压专业的创建与早期发展大事记

1.1.1锻压专业的创建

1.1.2锻压实验室的创建与发展历程

1.1.3全国锻压教学经验交流会

1.1.4成立富拉尔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

1.1.5首届锻压专业本科生毕业

1.1.6“文革”中招收工农兵学员

1.2哈工大锻压专业的后续发展大事记

1.2.1主编《锻压手册》锻造卷、参编冲压卷

1.2.21989年主编的《锻压词典》出版

1.2.31989年举办国际回转成形会议

1.2.41993年协办第四届国际塑性加工会议(4thICTP

1.2.51994年承担空间环境模拟器KM6真空容器研制项目

1.2.6建校80周年及90周年捐赠尤里卡球

1.2.72000年锻压专业与铸造专业合并成立材料工程系

1.2.82002年承担大型增压风洞研制项目

1.2.92004年创办新成形技术国际会议(1stICNFT

1.2.102006年举办第9届先进材料超塑性国际会议

1.2.112007年举办第三届内高压成形国际会议(TUBEHYDRO2007

1.2.122009年主办第二届亚洲微米纳米成形技术研讨会

1.2.132011年举办第十一届合金与复合材料半固态成形国际会议

1.2.142011年金属精密热加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实体化,铸造与锻压教师并入重点实验室

1.2.152012年举办第三届新成形技术国际会议(3rdICNFT

1.2.162012年主办第5届亚洲微米纳米成形技术研讨会

1.2.172013年锻压实验室改造完成

第二章师资队伍建设及现状

2.1 “文革”前教研室部分成员名单

2.21987年以来学科负责人

2.3部分教授(含退休者)简介

2.4其他成员(含退休者)

2.4.1退休教师

2.4.2在职教师

2.5已故成员名单

第三章人才培养与教材建设

3.1本科生名单

3.1.1 已毕业本科生名单

3.1.2在读本科生名单

3.2研究生、硕士生及导师名单

3.2.1“文革”前研究生名单

3.2.2已毕业工学硕士名单

3.2.3已毕业工程硕士名单

3.2.4在读硕士生名单

3.3博士生名单、课题名称及其导师

3.3.1 已毕业博士生名单

3.3.2在读博士生名单

3.4出版的部分教材与专著

第四章实验室及科研基地建设

4.119551960年期间实验室的设备

4.2目前主要实验装备

4.3实验室及科研基地建设的发展思路

第五章科学研究与获奖概况

5.1部分科研方向简介

5.1.1轧制成形

5.1.2曲柄压力机安全保护装置

5.1.3球形容器无模液压胀形

5.1.4等温成形

5.1.5热旋压

5.1.6摆动辗压

5.1.7加热炉的节能与减排

5.1.8锻锤减振

5.1.9电磁成形

5.1.10超塑性与超塑成形

5.1.11粘性介质压力成形

5.1.12液态模锻与半固态加工

5.1.13内高压成形

5.1.14多点“三明治”成形

5.1.15充液拉深

5.1.16热态快速气压成形

5.1.17塑性加工力学研究

5.2承担的大工程项目简介

5.2.1 KM6载人航天器空间环境模拟试验设备

5.2.2 FL9大型低速增压风洞

5.3科研项目获奖情况

第六章部分校友简介

第七章回顾与感悟

7.1 回忆在哈工大工作的岁月

7.2回忆在哈工大锻压专业学习的日子

7.3难忘的7294

7.4七七九四随笔

7.5回顾在哈工大读研的岁月

7.6我校塑性加工(锻压)学科能够长期兴旺的几点感悟

7.7 由锻压专业走出光学院士王家骐的一些启示

7.8有感7894班毕业三十年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