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对儿童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特别强调艺术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应当是全面发展,既有丰富而敏锐的感受和直觉能力,又有抽象思维和理性认识能力的人才,应当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有创意的思考能力,具有面对复杂多变的事物的应变能力和善于寻找事物之间的关联的沟通能力等高层次的认知技能。总之,当今社会需要更多的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这对教育是一种挑战。
在一般情况下,大脑左半球主要具有言语的、分析的、逻辑的、抽象思维的功能;大脑右半球主要具有非言语的、综合的、直观的、音乐的、几何图形识别的形象思维功能。大脑的两个半球处理信息的方式各不相同,二者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任何复杂的心理活动,都必须依赖两个半球的互补和协调才能进行。艺术教育对于开发脑功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它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开展艺术教育,不仅是因为艺术本身值得教和学,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方面,艺术为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创造性冲动提供了一个出口,使学生心理更加健康;另一方面,通过艺术进行的教育更加生动、活泼。通过艺术教育,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学得更轻松、更愉快。艺术教育强化了学生的知觉能力和表现能力,进而使其语言交际能力、表现能力、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大幅度提高。
艺术不仅有利于儿童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发展,还有利于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艺术教育不仅教会儿童画画和唱歌,还使儿童有机会接触人类迄今为止的大多数伟大发明成果,对这些伟大成果的知觉、理解、欣赏和评论,有利于提高儿童的全面的文化素质。艺术教育对于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如此重要,因此,备受重视。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其所具有的特点与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暗合。艺术审美教育在完满型人格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首先,艺术教育有助于全脑功能的开发,其是完满型人格形成的生理基础。其次,艺术教育所培养的对外部世界的整体反映能力是造就完满型人格的基础训练。最后,艺术审美是心灵的活动,艺术教育能开拓和丰富心灵,鼓舞人们对美进行创造的激情和意志力,从而进入生存的理想状态。这些作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艺术活动是灵活和开放的创造性活动,是情感的接纳和表现活动,主要由大脑右半球控制。从儿童智慧发展的顺序来看,人的思维发展是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这一顺序说明儿童的大脑发育是右脑先于左脑。因此,儿童主要以形象思维的方式对客体做出反应,在反应的过程中经常进行形象的变形和重组,特别富于艺术的创作特色。因此,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正好赶上儿童的右脑功能迅速发展的时期,如果艺术熏陶和教育引导得法,可以顺利地将儿童的艺术潜能激发为现实的能力。
另一方面,任何艺术活动都是大脑左、右半球协同作用的结果。艺术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无论从艺术加工过程还是从艺术成品来看,都是直觉与抽象、情感与理智、非理性与理性共同加工的产物。结合脑的分工状况来看,我们可以认为艺术活动是以右脑功能为主的左、右脑协同互补的活动。因此,在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时,只要坚持把对艺术形象的整体布局的特征的认识与对作品细腻、丰富的情感内容的理解结合起来,坚持把整体知觉的形象思维和艺术审美的理性领悟结合起来,使左、右脑不同的分工方式与艺术品不同的结构要素互相作用,就会有助于促进全脑功能的开发。